Hot Search

Loading ...

耕種有時

2015-11-25
上世紀五六十年代,香港菜田處處,自給率曾高達七成,老農只靠耕田就能養活一家幾口。

人人要吃菜,為何農業仍走向夕陽?歸根究底,就是中國改革開放帶來的旋渦。八十年代,本地資深菜農以及內地投資者,挾著經驗和技術,以低成本到遼闊內地開設菜場,再以低廉價錢大量供港,此一役對當時的本地菜農可謂重搥一擊,翻身無望。四十歲的黃容香算是八鄉碩果僅存的年青農夫,靠的是爸爸傳承下來的傳統農耕知識,現在收成不多,只透過『蔬菜產銷合作社』把農作物運往批發市場,以低價賣出,賺取僅可糊口的收入。蔬菜統營處轄下的長沙灣蔬菜批發市場,是全港尚餘二十六個合作社的終點站。七十年代,本地菜農的菜車從各區合作社絡繹不絕進來;回歸後,卻被一卡一卡裝著內地菜的大貨車取代,時至今日,本地菜只佔市場供應量不足百分之二。

上世紀八十年代中期,香港曾發生多次毒菜事件,但有危亦有機,市民開始關注食物安全問題。一九九四年漁護署引入「信譽農場計劃」,鼓勵菜農採用優良的耕作方法,以及適當使用農藥,以挽回市民對本地常規蔬菜的信心。回歸後,市民對內地進口食物仍存在介心,民間早已推動沒農藥沒化肥的天然有機耕作,漁護署遂於二千年大力鼓勵農民轉型有機種植,但礙於仍屬摸索階段,技術支援不足,有人敗陣離場,有人艱苦轉型,有人死守傳統耕種模式。傳統耕種與有機耕種銜接不上,有機菜作成為主流,傳統常規菜被市場忽視,新與舊之間出現兩代鴻溝。

香港土地政策一向側重地產基建,地主寧丟空農地等待收購,也不願租與有心人耕作。「有地無人耕,有人無地耕」,是現今香港農業的真實寫照。找地難,租約短,新加入的有機農夫唯有越找越遠,家住新界西的李蓮和Andy 都是轉行的有機農夫,最終大家只能在山長水遠的梅窩及貝澳覓地耕種,同時也覓得理想。

老農退下,卻有年青90後接力當全職農夫,兩代農夫在煙沒中的新界東北相遇,不計較收入,只為對土地的關愛及技術的傳承。昔日農夫只靠一對手過活,新一代農夫卻要集多功能於一身。農業能否因此而帶來曙光…

編導:冼惠芬

兩代之間

香港是一個急速流轉的城市,無論城市的外貌或是人文風景,一個十年經已相去甚遠。
97回歸後,政權移交,社會很多政策及制度亦相應轉變,不同年代的香港人,身處的環境及面對的挑戰亦不一樣。
「兩代之間」將以十個不同職業,見證香港這十八年間的時代變遷。同一份工作、同一個職銜,不同的年代,工作性質、待遇、回報、前景已經很不一樣,究其原因,是因為時代的步伐、還是因為制度的改變、或是另有其他因素?
Back To 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