載入中 ...
返回
奶瓶兒
2022-02-14
收藏者張西門,多年來收藏了多款不同年代的玻璃奶瓶,其中最珍貴的一個,是他從屯門龍鼓灘一個荒廢村落中找到,估計已經有百年歷史的本地出產雙頭玻璃奶瓶。張西門會為大家細說玻璃奶瓶在香港出現的歷史,以及從奶瓶反映的當時社會狀況。
上世紀初,由於物資缺乏,大部份市民的生活都不容易,因此父母對子女的期望,往往只是最簡單的——長大成人。今年94歲的盧亞香婆婆,記憶中,父母從來都沒有對她說過任何期望的說話,只希望她能有獨立生存的能力。因此,盧婆婆亦以同樣的方式教養自己的子女,從小便訓練他們的自理能力,希望子女能夠有足夠的意志與毅力,面對人生中的不同逆境。
作為兩女之母的嘉玲,在大女兒出世時,曾經是一名"緊張大師",事事以女兒的安全為首要考慮,雖然隨着小女兒的出世,嘉玲開始學習放鬆,但香港的生活環境,以及教育制度,都令她感到壓力,甚至有點迷失。嘉玲希望能夠重拾自己當初對女兒許下的期望:只要女兒健康快樂地成長。而另一邊的Jamie, 認為放手讓子女嘗試,即使失敗,即使受傷,也是成長的一環,她認為陪伴子女成長,從旁作出支持與鼓勵,對小朋友更為重要。
一個世紀下來,香港的父母之道改變了多少?
編導:彭志敏
上世紀初,由於物資缺乏,大部份市民的生活都不容易,因此父母對子女的期望,往往只是最簡單的——長大成人。今年94歲的盧亞香婆婆,記憶中,父母從來都沒有對她說過任何期望的說話,只希望她能有獨立生存的能力。因此,盧婆婆亦以同樣的方式教養自己的子女,從小便訓練他們的自理能力,希望子女能夠有足夠的意志與毅力,面對人生中的不同逆境。
作為兩女之母的嘉玲,在大女兒出世時,曾經是一名"緊張大師",事事以女兒的安全為首要考慮,雖然隨着小女兒的出世,嘉玲開始學習放鬆,但香港的生活環境,以及教育制度,都令她感到壓力,甚至有點迷失。嘉玲希望能夠重拾自己當初對女兒許下的期望:只要女兒健康快樂地成長。而另一邊的Jamie, 認為放手讓子女嘗試,即使失敗,即使受傷,也是成長的一環,她認為陪伴子女成長,從旁作出支持與鼓勵,對小朋友更為重要。
一個世紀下來,香港的父母之道改變了多少?
編導:彭志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