熱門搜尋

載入中 ...

老夫子 ・命中注定

2016-03-06
《老夫子》漫畫膾炙人口、深入民心、跨越不同世代,讀者包括老、中、青、幼,更有許多是由父親傳到兒子,再由兒子傳到自己的下一代,而當中惟有老夫子繼續不老。
從一九六二年在報章上連載,直至五十多年後的今天,仍然可以在報攤上找到老夫子的單行本。《老夫子》不但是道地的香港漫畫,亦早已衝破地域,除了香港、台灣、中國大陸、東南亞發行《老夫子》漫畫單行本與套裝,甚至可謂只要有華人的地方,就可以找到《老夫子》漫畫的蹤影。
老夫子的幽默,正是作者本身的寫照和靈感。
第一代作者王家禧先生(筆名:王澤)與生俱來的幽默感,他筆下所創造耐人尋味的港式詼諧漫畫,陪伴無數香港人。在大家心目中『老夫子』這個活靈活現的角色為一眾貧苦小人物發聲。《老夫子》漫畫喜歡運用四字詞語為題,常見的有:「耐人尋味」、「惡有惡報」、「自討苦吃」等等,主要環繞一般人身邊發生的日常瑣事,內容老少咸宜。而由於圖畫附加的文字不多,很多時候全無對白,只運用肢體語言,讓人易於閱讀,成為不少兒童和青少年學習四字詞語的模範。
《老夫子》由四格六格、黑白彩色、短中長篇、漫畫動畫、真人電影,超越半個世紀。『老夫子』角色對於人生起伏處之泰然,嘲弄別人也自諷自嘲,無論多苦困的境況之中還保持一貫的價值觀。六十年代《老夫子》漫畫推出單行本,創刊號兩日內斷市,急忙加印。它也曾經於九十年代初,在興盛的漫畫業中經歷低潮。
此時,王家禧先生的長子王澤,覺得自己有責任將《老夫子》的生命延續下去。因此,他積極地創作及推廣老夫子漫畫的出版、圖像、卡通、電影、商標等知識產權的授權工作,只希望父親能輕輕鬆鬆作畫,免受稿期的催趕。
影片記錄從台北工作室、灣仔書展、屏東美侖壁畫、羊城動漫展、上環畫廊發現老夫子的身影;走訪與老夫子有千絲萬縷的各界人物,包括:導演徐克先生、漫畫家蔡志忠老師、漫畫家尊子老師等。同時,跟隨王澤先生的腳步,重塑老夫子的點滴,回憶兒時他看父親的漫畫長大,談及父親王家禧反對他和幾個弟弟從事漫畫行業。豈料命運使然,今時今日,還是由如假包換的王澤繼承父親的創作,接手後從通俗漫畫文化走向品牌象徵。老夫子變成是第二代作者王澤巧思奇想的勾劃,但血脈裏的幽默感仍然只此一家。

文化樹下

好時代,孕育出很多獨立特行,奇峰突出的人物,催生多元文化,令我們生活多姿多釆。我們曾在流行文化領域裡發光發熱的;如港産片、電視劇、廣東歌丶漫畫、廣告、報紙雜誌等,其影響力,對大中華地區及東南亞,無遠弗屆。回顧過去,在各式媒體背後發功的文化推手、巨匠多如繁星。跨媒體創作鬼才有黃霑,吳昊則是發掘香港掌故的大旗手,董培新由創作小說插圖到電影海報至今成為獨步風格的畫家,還有開創本地文化雜誌「號外」的其中一位重要寫手丘世文,而老夫子(作者:王澤)也是跨世紀代的文化符號,單看他們的故事,已令人回味。然而,人物傳記好看,還在於它能展現人物與時代的互動關係,這也是「文化樹下」這輯節目的方向。 每集52分鐘節目,將引領觀眾走進我們的文化樹下,聽聽各個殿堂級文化人的故事,仰望繁茂的文化枝葉、乍現的陽光。 節目播出時間 2016年1月31日起,逄星期日,晚上九時三十分
回頁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