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最後一份功課
2025-03-16
返回
最後一份功課
2025-03-16
陳曼華Erica病發前是一名小學副校長,學生既畏懼亦愛戴,畢業多年還聯絡不斷。2008年,曼華驗身後發現患上第四期大腸癌,癌細胞更擴散至肝臟。往後儘管治療與復發不斷循環,但她在家人和多年的學生兼好友李雯琪 Monkey的支持和照顧下,經歷了多次治療,直至2022年初,病情惡化,癌腫轉移至大腦。2024年3月28日,在家人親友陪伴下,與世長辭。
李雯琪 Monkey在 2008年重遇小學老師陳曼華,得知對方患上四期癌症,自此成為照顧者,從陪診、打針、飲食甚至到後來貼身的起居照顧,Monkey一直在曼華的身邊,分擔曼華丈夫的擔子。照顧好像乍聽之下好像是只有不停的付出,但Monkey在這最後一節課堂中,學會了面對生死、面對遺憾、面對自己。Monkey亦在人生迷茫期時,得到曼華的鼓勵,再次追尋熱愛的藝術,修讀藝術文憑,再次找到人生的目標和方向。更重要的是,在照顧曼華的過程中,Monkey獲得了二人相處的珍貴回憶。
曼華離世後,Monkey協助曼華丈夫處理她的身後事,不論是葬禮的細節,或是家中的遺物,也得由Monkey慢慢處理。同時,Monkey也報讀了藝術治療課程,希望結合藝術才能和照顧曼華的經驗,關顧更多有需要的人。
丁丁(甄詠儀)因自身照顧母親的經歷,創立「人花誌」。人花誌是一個專門為照顧者而設的體驗計劃,以影像配合五感,創造出如「心靈花園」般的空間,讓照顧者放鬆心情、釋放情緒。丁丁將與Monkey限定合作,一同在「心靈花園」關顧更多有需要的照顧者。
李雯琪 Monkey在 2008年重遇小學老師陳曼華,得知對方患上四期癌症,自此成為照顧者,從陪診、打針、飲食甚至到後來貼身的起居照顧,Monkey一直在曼華的身邊,分擔曼華丈夫的擔子。照顧好像乍聽之下好像是只有不停的付出,但Monkey在這最後一節課堂中,學會了面對生死、面對遺憾、面對自己。Monkey亦在人生迷茫期時,得到曼華的鼓勵,再次追尋熱愛的藝術,修讀藝術文憑,再次找到人生的目標和方向。更重要的是,在照顧曼華的過程中,Monkey獲得了二人相處的珍貴回憶。
曼華離世後,Monkey協助曼華丈夫處理她的身後事,不論是葬禮的細節,或是家中的遺物,也得由Monkey慢慢處理。同時,Monkey也報讀了藝術治療課程,希望結合藝術才能和照顧曼華的經驗,關顧更多有需要的人。
丁丁(甄詠儀)因自身照顧母親的經歷,創立「人花誌」。人花誌是一個專門為照顧者而設的體驗計劃,以影像配合五感,創造出如「心靈花園」般的空間,讓照顧者放鬆心情、釋放情緒。丁丁將與Monkey限定合作,一同在「心靈花園」關顧更多有需要的照顧者。
近年來,照顧者的福祉備受社會關注,有社福機構估算香港有過百萬名照顧者,他們身心往往承受巨大的壓力。不管他們是跟病患或長者同住或不同住,照顧者都要陪伴覆診、定時服藥、甚至上廁所和洗澡等。當責任愈來愈大,壓力相應增加,有些照顧者更感無力,衍生出自身的情緒問題,值得社會關注和給予更多支援。
政府及社區一直投放不少資源援助照顧者,本輯節目以《照顧者們》命名,在不同照顧者故事當中,介紹不同服務及支援,包括家務支援、日間照顧、護理、復康等,讓照顧者不覺孤單,喻意為照顧者提供一扇「門」,顧人也要顧己,讓他們看見出路。
本輯節目內容涵蓋各類型照顧者,包括殘疾人士,罕見病,特殊教育需要兒童,以老護老的長者,智障人士,重病,長期病患,認知障礙,精神病患者等。當中,節目亦將介紹不同服務,包括支援熱線,日間暫託,精神康復者服務中心,樂齡科技,成人訓練中心,善終服務等,讓公眾了解社區不同資源能減輕他們負擔,使他們有喘息的空間。
政府及社區一直投放不少資源援助照顧者,本輯節目以《照顧者們》命名,在不同照顧者故事當中,介紹不同服務及支援,包括家務支援、日間照顧、護理、復康等,讓照顧者不覺孤單,喻意為照顧者提供一扇「門」,顧人也要顧己,讓他們看見出路。
本輯節目內容涵蓋各類型照顧者,包括殘疾人士,罕見病,特殊教育需要兒童,以老護老的長者,智障人士,重病,長期病患,認知障礙,精神病患者等。當中,節目亦將介紹不同服務,包括支援熱線,日間暫託,精神康復者服務中心,樂齡科技,成人訓練中心,善終服務等,讓公眾了解社區不同資源能減輕他們負擔,使他們有喘息的空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