熱門搜尋

載入中 ...

黃霑・好中國

2016-01-31
社會學家會告訴我們,過去香港是一個移民城市,是逃避政治之地,香港人口裏不談政治,卻會把所愛所惡投射在流行文化之中,同哭同笑。


黃霑也是一個移民,1949年共產黨上台,他的父親就帶著一家五口逃到香港,成為當年香港這個英國殖民地無數移民故事的其中之一。


 香港跟黃霑一樣,與中國的關係複雜糾纏。民族、文化在香港人意識中根深蒂固,但我們對時局政治卻若即若離。這種情緒,長久隔在香港和內地之間。


 當大家都認為黃霑的創作十分香港本土口味之時,他對中國的種種感情,他對中華文化之熱愛嚮往,原來早已融入音符文字之間。黃霑晚年時透露他對中國幾十年來的情感起落,如何跟隨中港互動而潛藏在他不少作品之中。這種種的投射,正正入木三分地側寫着香港與內地交往的一個個里程。說黃霑的創作「好香港」,但同時亦「好中國」,到底,也是說不清。還是讓黃霑自己向大家剖白吧。


導演: 李志毅  葉敏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黃霑的「我是中國人」
阿果


「我是中國人」這句話,近期特別敏感。尤其在流行文化的層面,這五個大字很容易被解讀為向龐大中國市場屈膝妥協的證明。於是,每見香港明星、演藝人士公開宣稱自己是中國人,大家不免蹙起眉頭,雙手掩臉,接著破口大罵。彷彿沒有人希望自己心愛的香港流行文化,跟「中國」這兩個字,扯上任何關係。


偏偏,香港流行文化的源頭,本來就充滿中國文化的影子。


就以黃霑為例。如今提起這「一代鬼才」,大家馬上會想起他是香港文化傳奇;他創作的《獅子山下》,如今成為了不少港人心目中的「港歌」,哼起「我哋大家/用艱辛努力寫下那/不朽香江名句」,大家不自覺地眼泛淚光,感懷身世,想起一個名叫「香港」故事。黃霑與香港,關係向來密不可分。


但這只是事實的一半。在「黃霑書房」浸淫多年、對霑叔了解甚深的港大社會學系副教授吳俊雄告訴我們,《獅子山下》其實不是霑叔最滿意的作品,他本人更喜歡的一首歌,名叫《抉擇》,由林子祥主唱,是 1979 年無綫電視劇的主題曲。翻開《抉擇》歌詞,你會發現黃霑當時心底願望,不止寫下不朽香江名句,更是在香港這座小城「建起新門牆」,「似那家鄉樣」,甚至「勝我舊家鄉」。


他的家鄉,正是中國。1949年,中共建國,黃湛森(黃霑本名)當年八歲,父親是親國民黨人,為了逃避共產黨統治,遂由廣州跑到香港定居。於是,少年黃湛森就跟其餘數百萬人一起,在這個偏遠小島成長,接受教育,甚至安身立命,發展事業,成為他筆下「選擇了香港為家的中國人」。


是的,既以「香港為家」,但又是「中國人」。對這年代的年輕人而言,這聽起來匪夷所思,但放諸七十年代社會,香港本土意識尚未形成,這想法根本是香港大眾的集體共識。


少年黃霑很早已開始接觸西方潮流,成為大家眼中的「番書仔」,然而另一方面,他又經常提醒自己,勿忘中國的根。六十年代尾,他連續三年在十月初於報章專欄重提父親當年逃避共產黨,被逼放棄家園遷至香港的往事,更慨嘆二十年過去,國民黨仍未能反攻大陸,收復故土。他又稱,要將每年雙十掛青天白日滿地紅旗的做法教授兒子,以繼承歷史。顯然,當時黃霑仍認定自己是一個流亡的中國人,香港不過是他暫居之所。


經歷七十年代,一個香港演藝文化、社會環境和身分意識起飛的好年代,黃霑雖跟廣大香港百姓一樣,逐漸相信獅子山下這座小城不再是借來地方,而是家之所在,但另一方面他從未抹煞自己的中國人身分,「我同時是個徹頭徹尾的中國人,很為自己體內的中國血液感到驕傲光榮。」這是黃霑1983年著作的前言。


霑叔的愛國心見於其歌詞創作。1982年他為張明敏寫了一首《我的中國心》,開宗明義,宣告「就算身在他鄉也改變不了/我的中國心」。後來張明敏甚至獲邀於中央電視台春節晚會上獻唱此歌,成為第一首進入內地的香港流行曲。


可是,就如香港大眾一樣,黃霑多愛中國,也對共產黨有幾分戒心。八十年代初,香港社會正被前途談判的陰霾籠罩,人心動盪不安。中英簽署聯合聲明後,香港正式踏入回歸倒數,這種負面情緒更達至高峰。黃霑身邊不少朋友當時對香港未來完全失去信心,因此移民。


霑叔沒有離開,卻將私家情緒投射在流行創作。1987年,他為電影《倩女幽魂》填寫主題曲《黎明不要來》,歌詞中的「黎明請你不要來」、「不准紅日教人分開」,正暗示其政治取態。「紅太陽要照住我哋喇!好忟憎。」後來黃霑接受訪問,才娓娓道出原委。


面對前途問題引發的動盪,黃霑還另有大計。八十年代末,他構思要拍一部名為《調景嶺風雲》的電影。為何是調景嶺?因為那裡當時住了許多仍然「愛國」的國民黨老兵。吳俊雄在黃霑書房找到一些電影稿。「調景嶺 is a symbol。調景嶺是貞忠老兵,極愛國的中國人的代表。」稿紙上,霑叔如是寫道。顯然,他不曾忘記父親的出身背景,因而希望透過電影,梳理歷史,探討家國。可惜壯志未酬,電影就因種種問題而告夭折。這是黃霑人生的一個遺憾。


1989 年,黃霑與香港人一同摸到歷史傷疤。五月底,他在跑馬地馬場帶領一眾藝人,將民主歌聲,獻予中華,卻終歸扭轉不了屠城命運。六四以後,黃霑未有氣餒,跟林振強等一同創作「聖誕歌集」,嬉皮笑臉地唱「鄧小平is coming to town」,就如今天《100毛》的玩法;面對九七大限,他重施故技,在《倩女幽魂2》的主題曲《人間道》中意有所指:「大地舊日江山怎麽會變血海滔滔/故園路怎麽盡是不歸路」。黃霑所做的一切,既反映他對文化中國的眷戀以至推崇,但另一方面,又突顯他對中共統治的憂慮、恐懼,以至憤懟。


「我其實是一個很愛國的人,只是愛國的方法不依共產黨那一套。」黃霑受訪時的一番話,正是最佳註腳。

文化樹下

好時代,孕育出很多獨立特行,奇峰突出的人物,催生多元文化,令我們生活多姿多釆。我們曾在流行文化領域裡發光發熱的;如港産片、電視劇、廣東歌丶漫畫、廣告、報紙雜誌等,其影響力,對大中華地區及東南亞,無遠弗屆。回顧過去,在各式媒體背後發功的文化推手、巨匠多如繁星。跨媒體創作鬼才有黃霑,吳昊則是發掘香港掌故的大旗手,董培新由創作小說插圖到電影海報至今成為獨步風格的畫家,還有開創本地文化雜誌「號外」的其中一位重要寫手丘世文,而老夫子(作者:王澤)也是跨世紀代的文化符號,單看他們的故事,已令人回味。然而,人物傳記好看,還在於它能展現人物與時代的互動關係,這也是「文化樹下」這輯節目的方向。 每集52分鐘節目,將引領觀眾走進我們的文化樹下,聽聽各個殿堂級文化人的故事,仰望繁茂的文化枝葉、乍現的陽光。 節目播出時間 2016年1月31日起,逄星期日,晚上九時三十分
回頁頂